一败涂地

词典名字:

一败涂地

词典发音: yī bài tú dì

结构:紧缩式
感情:贬义
字数:四字
年代:古代
热度:常用
解释: 一败涂地
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天下方扰,诸侯并起,今置将不善,一败涂地。”
例子: 一支思想涣散、纪律松弛的队伍参加比赛能不一败涂地吗?
正音:“一”,不能读作“yì”。
辨形: “涂”,不能写作“图”。
辨析:一败涂地和“一蹶不振”;都形容“失败惨重”。不同在于:①一败涂地偏重在失败的惨重程度;是就一时的情况来看;并能东山再起;“一蹶不振”偏重在失败后的严重后果;就长远的发展情况来看;是就此衰落;完蛋。②一败涂地只指失败;并可引申为“糟得一塌糊涂;坏得不可收拾”;“一蹶不振”不仅指失败;还可指挫折;指人在精神上;身体及健康上所受的打击及严重后果。
用法:紧缩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。
谜语: 王;秋风吹落叶
感情:贬义
英语:collapse completely
俄语:быть разбитым в пух и прах(полное поражение)
日语: 一敗地(いっぱいち)にまみれる
德语:vǒllig zusammenbrechen(eine schwere Niederlage einstecken)
法语:battu à plate couture(échec irrémédiabl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