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之欲出

词典名字:

呼之欲出

词典发音: hū zhī yù chū

结构:复杂式
感情:中性
字数:四字
年代:近代
热度:常用
解释: 呼之欲出
出处:宋 苏轼《郭忠恕画赞序》:“空蒙寂历,烟雨灭没,恕先在焉,呼之或出。”
例子: 这幅肖像画画得维妙维肖,栩栩如生,真有呼之欲出之势。
正音:“欲”,不能读作“yú”。
辨形: “欲”,不能写作“愈”。
辨析:呼之欲出和“跃然纸上”;都形容绘画或文字描写得十分逼真。不同在于:①呼之欲出的适用对象限于和其它动物;而“跃然纸上”不限于此。②呼之欲出的本文是仿佛叫他一声;他就从画里走出来;形容绘画逼真;“跃然纸上”不能表示此意。
用法:兼语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画像生动逼真。
感情:中性
英语:very vividly portray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