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调网对酒店中央空调集中设计

酒店宴会厅是一个人员密度较大的场所,人员对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反应明显。按照相关规范规定和酒店要求。一般宴会厅夏季人员活动区温度要求为24℃,风速0.15~0.3m/s。

该酒店宴会厅位于该酒店2号楼内,长71.4m,宽29.1m,建筑面积约2000多m2,为高大空间,吊顶高度达9m。主要用途是举办大型婚宴和会议。原设计空调系统采用上送上回方式,在宴会厅周围布置了4个空调机房,安装有6台组合式空调机,每台送风量15060m3/h,回风量8170m3/h,新风量6890m3/h。出风口采用直径400mm的圆形旋流风口,共48个,在吊顶内均匀分布,每个风口送风量1885m3/h。回风口采用1600×800的百叶风口,共6个,沿天花板周边分布,每个风口回风量8170m3/h。同时安装了3个1600×800mm的排风口,以维持风量平衡,排除上部余热,每个风口排风量12530m3/h。

基于计算效率和结果可靠性的考虑,对宴会厅的实际结构进行了如下简化处理:室内灯光负荷简化为体热源,分布在屋面以下1500mm高度的空间中;室内人员的负荷同样简化为体热源,分布在地板以上1500mm高度的空间中,而设备和食物的负荷设置为面热源,分布在舞台和餐桌上。根据模型结构特点,采用了非结构化四面体网格,划分CFD计算网格,网格数为1,398,719个。

2.1原设计模拟结果

按照设计图纸,建立模型如下:送风口按照妥思VDL型旋流风口设计,有效面积0.051m2。回风口和排风口有效面积均为0.896m2。出风温度13.5℃,出风方式为45°送风,送风量90,000m3/h。

1)原方案的夏季工况人员活动区温度分布在27~28℃左右。温度分布均匀性虽然比较理想,但是温度偏高,不满足24℃的设计要求[2]。

2)原方案的人员活动区大部分区域风速被控制在0.3~0.4m/s,比设计标准0.3m/s略高,不能满足人体舒适要求。

通过分析发现造成上述现象的具体原因为:

1)原设计空调系统制冷量不够,导致夏季人员活动区温度过高,无法满足实际需求

2)因为回风口布置在上部,存在一定的送回风短路情况。

3)原设计风口间距过大,风口数量过少,导致送风口风速太大,地面局部地区风速过大。

2.2空调系统设计调整

根据上次模拟结果反映的问题,调整了空调系统的布置,使系统更加合理。具体的调整措施为:

1)调整回风口的位置,将原有的顶部回风口改在下部。在宴会厅北墙离地0.5m高处均匀分布6个2000×1000的百叶回风口,每个风口回风量20000m3/h。

2)调整送风口的布置,将原设计的旋流风口改为多个百叶送风口,送风口采用格栅形式,共192个,在吊顶内均匀分布,每个风口送风量625m3/h。

3)增大了空调机组的风量和制冷量,空调系统采用上送下回方式,在宴会厅周围布置了4个空调机房,安装有6台组合式空调机,每台送风量由原设计的15060m3/h增大到20000m3/h。

按照新的设计图纸,在软件中建立了新模型:空调系统为上送下回方式,送风口全部位于天花板上,按照妥思DGSELF型格栅风口设计,每个出风口有效面积0.063m2,共192个,在吊顶内均匀分布,每个风口送风量625m3/h。回风口分布在北墙离地500mm高处。每个回风口有效面积为2m2,每个风口回风量20000m3/h。

1)新方案的人员活动区温度分布在24℃左右,满足设计要求,其均匀性也比较理想。

2)新方案的大部分区域的风速小于0.3m/s,速度分布整体比较均匀,只有在回风口入口处风速超过1m/s,但不影响人员活动,满足设计要求。

从以上模拟结果可以看出,通过调整空调机组的风量和制冷量,调整送回风口的位置和形式等手段,有效解决了原空调系统存在的种种问题,满足了设计要求。同时和装修设计密切结合,提高了室内美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