䫻
拼音 [xué] [yù] 注音ㄒㄩㄝˊ ㄩˋ
总笔画13画
简体部首風部 部外笔画4画
总笔画 13画
仓颉HNA
郑码QIK 四角76210
结构左下包围
统一码4AFB
笔顺ノフノ丨フ一丨一丶丨フ一一
基本解释

统一码

䫻字UNICODE编码U+4AFB,10进制: 19195,UTF-32: 00004AFB,UTF-8: E4 AB BB。

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)。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䫻

䫻【戌集下】【風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4画

《廣韻》於筆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越筆切《正韻》以律切,𠀤音聿。《玉篇》大風也。《庾闡·海賦》百川輻輳,四瀆橫通。迥䫻泱漭,聳散穹窿。《韓愈詩》如新去耵聹,雷霆逼颶䫻。

《唐書·百官志》有䫻海道。

謝䫻,外國名。本名漕矩吒,武后攺今名。

说文解字

䫻【卷十三】【風部】

大風也。从風日聲。于筆切

说文解字注

(䫻)大風也。从風。曰聲。曰各本作日月之日。非聲也。今倂篆體正。于筆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