痳
拼音 [má] [lìn] 注音ㄇㄚˊ ㄌ一ㄣˋ
总笔画13画
简体部首疒部 部外笔画8画
总笔画 13画
五笔USSI 仓颉KDD
郑码TFF 四角00194
结构左上包围 电码4034
统一码75F3
笔顺丶一ノ丶一一丨ノ丶一丨ノ丶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má(ㄇㄚˊ)

⒈  古同“麻”。

统一码

痳字UNICODE编码U+75F3,10进制: 30195,UTF-32: 000075F3,UTF-8: E7 97 B3。

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异体字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痳

痳【午集中】【疒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唐韻》力尋切《集韻》犂鍼切,𠀤音林。《說文》疝痛。《玉篇》小便難也。《博雅》痳,病也。

说文解字

痳【卷七】【疒部】

疝病。从疒林聲。力尋切

说文解字注

(痳)疝病也。釋名曰。淋、懍也。小便難懍懍然也。按痳篆不與疝伍者、以有疝痛而不痳者也。从𤕫。林聲。力尋切。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