迱
拼音 [yǐ] [yí] 注音一ˇ 一ˊ
总笔画8画
简体部首辶部 部外笔画5画
总笔画 8画
繁体部首辵部
五笔PXPV 仓颉YJP
郑码WDRW 四角33301
结构左下包围
统一码8FF1
笔顺丶丶フノフ丶フ丶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yǐ(一ˇ)

⒈  古同“迤”。

统一码

迱字UNICODE编码U+8FF1,10进制: 36849,UTF-32: 00008FF1,UTF-8: E8 BF B1。

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迱

迱【酉集下】【辵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廣韻》徒何切《集韻》唐何切,𠀤音駝。逶迱,行貌。或作迤。通作佗、他。

《字彙補》余支切,音移。與委蛇之蛇同。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迱

迱【酉集下】【辵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廣韻》徒何切《集韻》唐何切,𠀤音駝。逶迱,行貌。或作迤。通作佗、他。

《字彙補》余支切,音移。與委蛇之蛇同。

说文解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