閵
拼音 [lìn] 注音ㄌ一ㄣˋ
总笔画16画
简体部首門部 部外笔画8画
总笔画 16画
五笔UWYD 仓颉ANOG
郑码XDNI 四角77215
结构上三包围
统一码95B5
笔顺丨フ一一丨フ一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lìn(ㄌ一ㄣˋ)

⒈  〔今閵〕古书上说的一种鸟名。

⒉  古同“躪”,践踏。

统一码

閵字UNICODE编码U+95B5,10进制: 38325,UTF-32: 000095B5,UTF-8: E9 96 B5。

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异体字

𨶄𫔴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閵

閵【戌集上】【門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〔古文〕𨶄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𠀤良刃切,音吝。《廣韻》閵鵲,鳥名。《說文》閵似雊鵒而黃。

踐也。《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》徒車之所閵轢。《郭璞註》閵,踐也。

《集韻》郞甸切,音練。義同。

说文解字

閵【卷四】【隹部】

今閵。似雊鵒而黃。从隹,𨳏省聲。𨶄,籒文不省。良刃切

说文解字注

(閵)今閵、逗。佀鴝鵒而黃。今閵、鳥名。玉篇作含閵。从隹。𨳌省聲。良刃切。十二部。

𨶄)籒文不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