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令

词典名字:

大令

词典发音:

dà lìng

注音:

ㄉㄚˋ ㄌㄧㄥˋ

词典解释

大令[ dà lìng ]

⒈  国家的重要法令。

⒉  指皇帝的诏令。

⒊  古时县官多称令,后以大令为对县官的敬称。

⒋  指晋王献之。

⒌  犹言令箭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国家的重要法令。

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国有大令,何故犯之?”

⒉  指皇帝的诏令。

《汉书·翼奉传》:“其后连月久阴,虽有大令,犹不能復,阴气盛矣。”
颜师古 注:“太令谓虚仓廪、开府库之属也。”

⒊  古时县官多称令,后以大令为对县官的敬称。

清 沉涛 《瑟榭丛谈》卷下:“钱塘 蔡莘腴 大令任由庶常改官畿辅三黜屡空,困躓不偶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六回:“前任的本县姓 伍 ……那位 伍大令 初到任时,便发誓每事必躬必亲,絶不假手书吏家丁。”

⒋  指 晋 王献之。

《晋书·王珉传》:“﹝ 王珉 ﹞代 王献之 为长兼中书令。二人素齐名,世谓 献之 为‘大令’, 珉 为‘小令’。”

⒌  犹言令箭。

《冷眼观》第二一回:“吴元愷 镇军亲身去逮捕的,连大令都没来得及上院请。”

网络百科

大令

  • 中文名称: 大令
  • 古代对县官尊称。战国至宋以前,县官都称令,故称。秦汉以后县官一般称令,后来用作对县官的尊称。
  • 军阀混战时对军官的尊称。近代军阀混战时,军队中受命抓捕逃兵与强盗的执法队。因其持有就地正法令箭而得名。
  • 近音词、同音词
  • dà lìng大令
  • dǎ lìng打令
  • dà líng大陵
  • dǎ líng打零
  • dà líng大龄
  • dá lìng達令
  • dá líng达灵
  • dá líng達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