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雨楼

词典名字:

烟雨楼

词典发音:

yān yǔ lóu

注音:

ㄧㄢ ㄩˇ ㄌㄡˊ

成语繁体:

煙雨樓

词典解释

烟雨楼[ yān yǔ lóu ]

⒈  亦作“烟雨台”。亦作“烟雨台”。

⒉  名胜地。有多处,以在浙江省嘉兴市鸳鸯湖上的最有名。为吴越钱元璙所建,以景色迷蒙如在烟雨中得名。原在湖滨,明嘉靖年间移建于湖中,历代均有修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烟雨臺”。亦作“烟雨臺”。名胜地。有多处,以在 浙江省 嘉兴市 鸳鸯湖 上的最有名。为 吴越 钱元璙 所建,以景色迷蒙如在烟雨中得名。原在湖滨, 明 嘉靖 年间移建于湖中,历代均有修葺

吴伟业 《鸳湖曲》:“我来倚棹向湖边, 烟雨臺 空倍惘然。”
吴翌凤 笺注:“《一统志》:烟雨楼 在 嘉兴府 鸳鸯湖 上。”

网络百科

烟雨楼 (嘉兴南湖湖心岛主要建筑)

  • 烟雨楼是嘉兴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,现已成为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。烟雨楼正楼,楼两层,高约20米,建筑面积640余平方米,重檐画栋,朱柱明窗,在绿树掩映下,更显雄伟。楼前檐悬董必武所书“烟雨楼”匾额。
  • 烟雨楼,因唐朝诗人杜牧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的诗意而得楼名。始建于五代后晋年间(公元936-947年),初位于南湖之滨,吴越王第四子中吴节度史、广陵郡王钱元镣“台筑鸳湖之畔,以馆宾客”,为游观登眺之所。后毁。遗址现无存。
  • 明嘉靖二十七年(公元1548年)嘉兴知府赵瀛疏浚市河,所挖河泥填入湖中,遂成湖心小岛。第二年仿“烟雨楼”旧貌,建楼于岛上,后经过扩建、重建, 逐渐成为具有显著园林特色的江南名楼。
  • 乾隆六下江南,八次登烟雨楼,先后赋诗二十余首,盛赞烟雨楼图。烟雨楼在湖心小岛,建起后,几经兴废,历史沧桑,直到民国7年(1918)嘉兴知事张昌庆会绅募捐款重建烟雨楼。
  • 建国后,党和人民政府多次大力修葺,古老园林焕发新貌。才形成现在的格局。烟雨楼--- “台筑鸳湖之畔,以馆宾客”为游观登眺之所。登烟雨楼望南湖景色,别有情趣。夏日倚栏远眺,湖中接天莲叶无穷碧;春天细雨霏霏,湖面上下烟雨朦胧,景色全在烟雾之中。
  • 近音词、同音词
  • yān yǔ lóu烟雨楼
  • yān yǔ lóu煙雨樓
  • yān yǔ lóu烟屿楼
  • yān yǔ lóu煙嶼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