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家姓

词典名字:

百家姓

词典发音:

bǎi jiā xìng

注音:

ㄅㄞˇ ㄐㄧㄚ ㄒㄧㄥˋ

词典解释

百家姓[ bǎi jiā xìng ]

⒈  中国旧时私塾所使用的初学读本,据说是北宋年间编写的,故以赵姓为首,每四字为句,有一定的韵律。

various families surname;

引证解释

⒈  旧时流行的蒙学课本之一。 北宋 时编,不著作者姓名。集姓氏为四言韵语,以便诵读。为尊国姓,以“”为首。 明 代有《皇明千家姓》,改以“”姓居首。 清 康熙 时有《御制百家姓》,又以“”姓居首。但流行者仍为 北宋 时编的《百家姓》。

宋 陆游 《秋日郊居》诗:“儿童冬学闹比邻,据案愚儒却自珍。授罢村书闭门睡,终年不著面看人。”
自注:“农家十月乃遣子入学,谓之冬学,所读《杂字》、《百家姓》之类,谓之村书。”
宋 王明清 《玉照新志》卷三:“如市井间所印《百家姓》, 明清 尝详考之,似是两 浙 钱氏 有国时小民所著。何则?其首云:‘赵钱孙李’,盖 钱氏 奉正朔, 赵 乃本朝国姓,所以 钱 次之; 孙 乃 忠懿 之正妃;又其次,则 江南 李氏。次句云:‘周吴郑王’,皆 武肃 而下后妃,无可疑者。”
鲁迅 《朝花夕拾·五猖会》:“记得那时听人说,读《鉴略》比读《千字文》、《百家姓》有用得多,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。”

网络百科

百家姓 (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)

  • 《百家姓》,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。按文献记载,成文于北宋初。原收集姓氏411个,后增补到568个,其中单姓444个,复姓124个。
  • 《百家姓》采用四言体例,对姓氏进行了排列,而且句句押韵,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,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、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,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  • 《百家姓》与《三字经》、《千字文》并称“三百千”,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。“赵钱孙李”成为《百家姓》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,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、吴越国国王钱俶、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。
  • 近音词、同音词
  • bǎi jiā xìng百家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