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树

词典名字:

茶树

词典发音:

chá shù

注音:

ㄔㄚˊ ㄕㄨˋ

成语繁体:

茶樹

词典解释

茶树[ chá shù ]

⒈  山茶科灌木或小乔木。叶子长椭圆形或披针形。秋末开花。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广泛栽培。喜温湿气候和微酸性土壤。其叶可制饮料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山茶科灌木或小乔木。叶子长椭圆形或披针形。秋末开花。在我国 长江 流域及南方各省广泛栽培。喜温湿气候和微酸性土壤。其叶可制饮料。

明 陈耀文 《天中记·种茶》:“凡种茶树必下子,移植则不復生。”

网络百科

茶树

  • 茶树,原名:茶,拉丁文名:Camellia sinensis (L.) O. Ktze.,山茶科、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,嫩枝无毛。叶革质,长圆形或椭圆形。茶树的叶子可制茶(有别于油茶树),种子可以榨油,茶树材质细密,其木可用于雕刻。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,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,平均气温10℃以上时芽开始萌动,生长最适温度为20~25℃;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;喜光耐阴,适于在漫射光下生育;一生分为幼苗期、幼年期、成年期和衰老期。树龄可达一二百年,但经济年龄一般为40~50年。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起源中心,世界上有60个国家引种了茶树。在热带地区也有乔木型茶树高达15-30米, 基部树围1.5米以上,树龄可达数百年至上千年。
  • 近音词、同音词
  • chá shù察恕
  • chā shù差数
  • chá shù茶树
  • chā shū插梳
  • chà shū差殊
  • chā shù差數
  • chá shū察书
  • chà shǔ差署
  • chá shù茶樹
  • chá shū察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