蚊蚋

词典名字:

蚊蚋

词典发音:

wén ruì

注音:

ㄨㄣˊ ㄖㄨㄟˋ

词典解释

蚊蚋[ wén ruì ]

⒈  亦作“螡蚋”。

⒉  蚊子。

⒊  比喻坏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螡蚋”。

⒉  蚊子。

唐 项斯 《遥装夜》诗:“蚊蚋已生团扇急,衣裳未了剪刀忙。”
清 唐孙华 《秋雨不止书闷》诗:“梧竹清有声,螡蚋跡如扫。”
魏巍 《东方》第五部第六章:“这支七个人组成的小分队,在草丛里忍受着密密的蚊蚋的侵袭,直到凌晨三点多钟,还不见敌人的影子。”

⒊  比喻坏人。

唐 韩愈 《与鄂州柳中丞书》:“比常念 淮 右以靡弊困顿三州之地,蚊蚋蚁虫之聚,感兇竪喣濡饮食之惠,提童子之手,坐之堂上,奉以为帅。”
宋 孙奕 《履斋示儿编·杂记·人物通称》:“蚊蚋亦名白鸟。 杜 寄 刘峡州 云:‘江湖多白鸟,天地有青蝇。’ 杜修可 云:‘……﹝白鸟﹞一谓蚊虻也,以譬小人。’”
瞿秋白 《饿乡纪程》三:“人人只知道‘时乖命蹇’,那知生活的帐子里有巨大的毒虫以至于蚊蚋,争相吸取他们的精血呢?”

网络百科

蚊蚋

  • 蚊蚋,汉语词汇。
  • 拼音:wén ruì
  • 释义:1、亦作"螡蚋"。蚊子。(食人血的蚊子叫蚋,食植物汁的蚊子叫蚊)
  • 2、比喻坏人。
  • 苍蝇的幼虫,一般为鱼所食用。
  • 近音词、同音词
  • wén ruì文瑞
  • wén ruì蚊蚋
  • wén ruì蚊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