㪜
拼音 [chuǎi] 注音ㄔㄨㄞˇ
总笔画13画
简体部首攴部 部外笔画9画
总笔画 13画
五笔MDMC 仓颉UBYE
郑码LLIX 四角21247
结构左右
统一码3A9C
笔顺丨フ丨一ノ丨フ一一丨一フ丶
基本解释

统一码

㪜字UNICODE编码U+3A9C,10进制: 15004,UTF-32: 00003A9C,UTF-8: E3 AA 9C。

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)。

异体字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㪜

㪜【卯集下】【攴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9画

《廣韻》初委切《集韻》楚委切,𠀤音揣。揣或作㪜。量也。《玉篇》試也。

《廣韻》昌兗切《集韻》尺兗切,𠀤音舛。義同。

《廣韻》丁果切《集韻》都果切,𠀤音朶。與捶同。捶物輕重也。

说文解字

捶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

以杖擊也。从手垂聲。之壘切

说文解字注

(捶)㠯杖擊也。內則注曰。捶、擣之也。引申之、杖得名捶。猶小擊之曰扑、因而擊之之物得曰扑也。擊馬者曰箠。从手。垂聲。之壘切。壘當作垒。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