潽
拼音 [pū] 注音ㄆㄨ
总笔画15画
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12画
总笔画 15画
繁体部首水部
五笔IUOJ 仓颉ETCA
郑码VUKK 四角38161
结构左右
统一码6F7D
笔顺丶丶一丶ノ一丨丨丶ノ一丨フ一一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pū(ㄆㄨ)

⒈  液体沸腾溢出:烧在锅里的牛奶潽出来了。

统一码

潽字UNICODE编码U+6F7D,10进制: 28541,UTF-32: 00006F7D,UTF-8: E6 BD BD。

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潽字收录于 现通表

异体字

𡂈𢐾

详细解析

基本词义

〈动〉

[口]∶液体沸腾溢出 [boil and spill out]。如:稀饭潽了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潽

潽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2画

《集韻》頗五切,音普。水也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潽

潽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2画

《集韻》頗五切,音普。水也。

说文解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