𩪀

𩪀
拼音 [zhuī] 注音ㄓㄨㄟ
总笔画18画
简体部首骨部 部外笔画9画
总笔画 18画
繁体部首骨部
五笔MEWP 仓颉BBYHR
郑码LWMY
结构左右
统一码29A80
笔顺丨フ一丨丶フノフ丶一ノ丨フ一フ一丶フ丶
基本解释

统一码

𩪀字UNICODE编码U+29A80,10进制: 170624,UTF-32: 00029A80,UTF-8: F0 A9 AA 80。

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)。

异体字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𩪀

𩪀【亥集上】【骨部】 康熙筆画:20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集韻》傳追切,音推。《類篇》項後骨也。

说文解字

椎【卷六】【木部】

擊也。齊謂之終葵。从木隹聲。直追切

说文解字注

(椎)所㠯擊也。所㠯二字今補。器曰椎。用之亦曰椎。方言曰。㧙抌椎也。南楚凡相椎搏曰㧙。或曰㧾。沅涌?幽之語或曰攩。郭云。今江東人亦名椎爲攩。按方言椎字、今本多誤從手作推。齊謂之終葵。考工記。大圭長三尺。杼上終葵首。注曰。終葵、椎也。爲椎於其杼上。明無所屈也。按考工記終古、終葵、椑皆用齊言。葢齊人作。從木。隹聲。直追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