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眼

词典名字:

法眼

词典发音:

fǎ yǎn

注音:

ㄈㄚˇ ㄧㄢˇ

词典解释

法眼[ fǎ yǎn ]

⒈  佛教指能认识到事物真相的眼力,泛指敏锐深邃的眼力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佛教语。“五眼”之一。谓菩萨为度脱众生而照见一切法门之眼。

《无量寿经》卷下:“法眼观察,究竟诸道。慧眼见真,能渡彼岸。”
慧远 义疏:“智能照法,故名法眼。”
宋 苏轼 《十八大阿罗汉赞·阿氏多尊》诗:“各研於心,得法眼正。”
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三钞·佛肉眼见四十里》:“佛氏五眼:一曰肉眼,二曰天眼,三曰慧眼,四曰法眼,五曰佛眼。”

⒉  指敏锐、精深的眼力。

明 屠隆 《綵毫记·预识汾阳》:“李先生 人天法眼,説此人奇伟必是不凡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我这老师看文章是法眼,既然赏鉴令郎,一定是英才可贺。”
鲁迅 《呐喊·明天》:“王九妈,你有年纪,见的多,不如请你老法眼看一看。”

网络百科

法眼 (佛教五眼之一)

  • 法眼是五眼里面的一个仅次于佛眼的层次。在法眼层次的人们,同时具有天眼和慧眼的功能,不仅仅能够看见事实,也能看清其来龙去脉,同时本身的能量够大,还能够介入事物的根本结构里面,去造成事实的改变。
  • 法眼 (汉语词汇)

  • 法眼,指敏锐、精深的眼力。
  • 近音词、同音词
  • fǎ yán法筵
  • fā yàn发艳
  • fǎ yán法言
  • fā yán发炎
  • fā yán发言
  • fā yán发颜
  • fā yán發炎
  • fǎ yǎn法眼
  • fā yán发严
  • fā yán發言
  • fā yán发顔
  • fā yàn發豔
  • fā yán發嚴
  • fā yán發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