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言

词典名字:

法言

词典发音:

fǎ yán

注音:

ㄈㄚˇ ㄧㄢˊ

词典解释

法言[ fǎ yán ]

⒈  合乎礼法的言论。

⒉  犹格言。

⒊  指释、道之经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合乎礼法的言论。

《孝经·卿大夫》:“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,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。”
唐 杨炯 《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》:“君升朝翊赞,道先王之法言;公府弼谐,对上天之休命。”
宋 王安石 《答韩求仁书》:“盖序《诗》者不知何人,然非达先王之法言者,不能为也。”

⒉  犹格言。

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法言曰: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,则几乎全。”
元 刘壎 《隐居通议·诗歌》:“杜少陵 诗,自与造化同流,孰可拟议?若君子高处廊庙,动成法言,恨终欠风韵。”
清 阮葵生 《茶馀客话》卷十:“法言云:侍坐听言,有酒则观礼,何非学问之道。”

⒊  指释、道之经论。

南朝 宋 谢灵运 《昙隆法师诔》:“茹芝术而共饵,披法言而同卷者,再歷寒暑。”
《云笈七籤》卷九六:“若不信法言,胡为栖山林。”

网络百科

法言

  • 史称《法言》为扬雄模仿《论语》而作,至于取名《法言》,则本于《论语·子罕篇》: 法语之言,能无从乎 和《孝经·卿大夫章》: 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。 法 有准则和使物平直的意思,所以法言就是作为准则而对事情的是非给以评判之言。
  • 近音词、同音词
  • fǎ yán法筵
  • fā yàn发艳
  • fǎ yán法言
  • fā yán发炎
  • fā yán发言
  • fā yán发颜
  • fā yán發炎
  • fǎ yǎn法眼
  • fā yán发严
  • fā yán發言
  • fā yán发顔
  • fā yàn發豔
  • fā yán發嚴
  • fā yán發顏